電話:
手機:13952087772
聯系人:張先生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區天華東路99號02幢103室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技術。
與其他行業的設計相比,植物景觀設計配置,無論是從藝術還是技術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相對滯后的領域:從藝術的角度來看,缺乏完整、系統的設計理論指導;
從技術角度來看,缺乏明確的設計標準和結果評價標準。
加上獨特的生態問題和植物景觀配置的時空變化。
他們無疑會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有一些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的基本設計流程甚至設計程序,可用于減少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增加設計結果的可確定性。
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設計工作的系統性和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統質量保證能力。
植物景觀配置的最終結果是解決以下問題:
1。選擇什么樣的植物?
2.選擇多少植物?
3。選擇多少植物?
4。地上怎么搭配和排列?
5.什么樣的植物景觀構成?
1-4 涉及植物個體的選擇和布局; 5涉及植物配置后的組群選擇和布局。
植物景觀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規范地解決上述問題。
從結果來看,按照上面1-5的順序進行;但是從設計的實現過程來看,確實是落后了,先解決第5題,再解決第1-4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設計階段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過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
2.各種植物景觀類型中個體植物的選擇和布局,
3.系統檢查和審查,即質量保證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個步驟的順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設計過程中,這三個環節會相互交叉,有時它們是相互的先決條件。
1。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置
簡單地說,植物景觀類型就是植物群落排列在一起的外觀類型。
例如:茂密的森林、線性街道林、孤立的喬木、灌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鏡子等。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布局設計是利用茂密的森林、線性道路林、孤立的喬木、灌木、灌木籬笆、地被植物、草坪等植物景觀類型代替個別植物作為空間配置的設計元素。設計師需要從整體的角度考慮應該布置什么樣的植物景觀。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
布局首先來源于整體景觀結構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結構景觀布局。
結構景觀布局主要決定了設計區域的整體景觀框架。
主要是根據客戶的整體景觀意向需求和整體審美原則來構建景觀框架。
在某種程度上,結構景觀布局相當于景觀框架分區。
其次,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俗稱功能性景觀布局。
功能需求,比如一個地方需要遮蔭,一個地方需要茂密的森林來遮擋外面的視線或隔離噪音,綠樹成蔭的道路,廣場的遮蔭等等,都是景觀選擇和布局的基本考慮又是源于景觀設計的需要,比如景觀線的整體布局和布置,景觀點,一定的視角需要柔化,還有一些需要增加顏色或層次變化的地方等等。
有時也源于景觀布局的其他特殊或過渡需求。
作為一種設計元素,植物景觀類型也具有顏色、大小、紋理、形狀、和空間尺度。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布局是基于植物景觀類型的這些元素特征而不是植物構成植物景觀類型。
個體元素特征是按照植物配置理論中描述的設計原則和創意技術設計和創造的。
植物景觀類型由多種植物組成。它們的元素特征雖然與個體元素特征高度相關,但絕不等同于一株植物的元素特征或多個植物個體元素特征的簡單疊加。
有時它顯示的元素特征與單個植物的元素特征完全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觀類型的元素特征不僅與植物景觀類型的內部植物組成有關,還與內部植物個體的結構排列有很大關系。
此外,相同的植物景觀類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結構組合。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布局是整體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更多的審美創造因素。相對而言,它是一種習慣性的工作,比程序性工作更具趣味性。
處理完成后,一般會生成如下圖表數據:
1。植物景觀類型的布局方案包括一些節點立面
2。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
3。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就像寫一篇文章。植物景觀的選擇和布局類似于文章寫作中的文章構想和文章大綱起草階段。
在寫文章時,我們首先考慮寫什么樣的內容,什么風格,如何安排段落結構,如何表達中心主題等等,而不是先考慮用什么詞、詞或句子.
在植物景觀配置的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是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和布置,而不是單個植物的選擇和布置。
2.單株植物的選擇與布置
整體植物景觀類型的布置選擇后,就要開始每個植物景觀類別
組合設計的類型解決了植物個體的選擇和布局問題。
單株的選擇和布置主要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植物品種的選擇,
2。確定植物大小,
3。確定植物的數量,
4。單株在結構中的位置等。
單株的選擇和布置更多的是一個技術問題。除了在結構定位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美學設計知識,另外更多的是解決生態技術問題。
因此,解決個體植物的選擇和布局往往是一個程序性工作。
1。植物品種選擇
植物品種選擇的一般程序如下:
1 根據植物景觀類型的布局,植物統計表景觀類型、植物景觀類型分析表,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制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確定
3 根據場地氣候抗寒區、主要環境限制因素、植物類型和要求工作表,將搜索與植物數據庫數據配對,確定粗選的植物種類。
4 根據景觀功能和美學要求,進一步篩選植物品種。
5 確定每個植物類型的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是用來保持統一的品種,是植物景觀類型的主要框架品種。
一般來說,主要品種數量較少,比如20個,相似度高,但植物數量較多,比如80個。
主要植物品種的耐寒等級必須是1等級高于場地氣候耐寒區,同時對場地主要限制因素有足夠的抵抗力。
主要品種分為各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和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設計區主要品種是指設計區內優勢區或空間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
6 確定每個植物類型的次要種\\ r\\n
次要品種是用于增加可變性的品種。品種多80種,植物少20種。
如有必要,次生植物品種的耐寒等級不得高于場地氣候耐寒帶等級。
如果條件或成本不高,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限制因素耐受性不夠的植物。
主次品種比例
7 確定植物品種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的原則,但并不是說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拼湊。
一般來說,15-20個樹種,15-20個灌木,15-20個宿根或草花卉品種足以滿足生態要求。
當然,如果國家有特殊規定,按照相關規定
原因。
2。初始植株大小的確定
在我國,對于種植的植物初始種植的大小和規格,沒有具體的標準。
更多的是根據客戶的喜好和設計師的習慣來確定。
有經驗的設計師可以巧妙地運用一些審美和生態的方法來綜合確定。
以喬木為例,國外最常見的喬木層尺寸一般為全株,直徑6-8厘米。
考慮到國內習慣,建議全株的樹層大小在10-12厘米左右,一般不超過14-15厘米。
為了滿足及時效果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例如將大灌木的數量增加到100 cm-250 cm的高度,增加覆蓋對比度等。
在樹木比例的處理上,盡量縮小最大和最小植物之間的大小差距。
3.確定植物數量
準確地說,確定植物數量的問題是一個與種植距離高度相關的問題。
一般來說,植物的種植距離是由植物的成熟大小決定的。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根據植物生長速度適當調整,但不得隨意增加種植密度。
在任何時候,增加種植密度以獲得及時結果的方法是最愚蠢的方法。
關于植物的初始種植規模和種植間距,有一些習慣數據國外參考。
4。在植物景觀類型結構中的位置定位
根據各景觀類型的構成和各構成植物的特點,將其布置在合適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更多的基于個體植物的美學設計問題。個人。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借用一些景觀類型的積木,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模塊可以通過模擬自然,調查分析以前的設計,或設計造型。
模塊在入庫和使用前必須經過美學或生態檢查驗證。
模塊就像工業產品中的零件或半成品,經過系統檢驗,有質量保證。
植物景觀配置結果三審
由于生態、審美、經濟等多種因素交織,植物景觀配置工作非常復雜繁瑣,設計過程中的疏漏和遺漏在所難免。
因此,在一項設計工作完成或分階段完成后,需要進行系統的審查和重新檢查。是設計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審查主要從美學原則審查和生態原則審查兩大方面進行審查。
審查程序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審查內容、審查方式和結果評價標準。
例如平衡原理的復習程序大致如下:
1。審核內容
設計是否符合平衡原則
2.評價方法
1 找出設計區域